第二章总体要求
对标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,落实中央碳达峰、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,科学谋划农业绿色发展目标任务,加快农业全面绿色转型升级。
笫一节 指导思想
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会精神,立足新发展阶段、贯彻新发展理念、构建新发展格局,牢固树立和践行“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“理念,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,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,以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,以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农业产业体系为重点,强化科技集成创新,健全激励约束机制,完善监督管理制度,搭建先行先试平台,推进农业资源利用集约化、投入品减量化、废弃物资源化、产业模式生态化,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发展新格局,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。
笫二节 基本原则
——坚持底线思维、保护为先。落实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、环境质量安全底线、自然资源利用上线的要求,坚持节约优先、保护优先、 自然恢复为主,守住农业生态安全边界。
——坚持政府引导、市场主导。发挥政府作用,强化政策扶持。 更好发挥市场作用,落实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,建立健全“保护者受益、使用者付费、破坏者赔偿”的利益导向机制,引导农民、企业和 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绿色发展。
——坚持创新驱动、依法治理。强化科技创新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作用,加大制度供给,依法保护资源、治理环境,构建创新驱动与法治保障相得益彰的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体系。
——坚持系统观念、统筹推进。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正确处理农业绿色发展和资源安全、粮食安全、农民增收的关系,实现保供给、保收入、保生态的协调统一。
第三节 发展目标
到 2025 年,农业绿色发展全面推进,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基本健全,科技支撑和政策保障更加有力,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取得明显进展。
——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。耕地、水等农业资源得到有效保护、 利用效率显著提高,退化耕地治理取得明显进展,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准的农业生产制度初步建立。
——产地环境质量明显好转。化肥、农药使用量持续减少,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明显提高,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遏制。
——农业生态系统明显改善。耕地生态得到恢复,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,农田生态系统更加稳定,森林、草原、湿地等生态功能不断增强。
——绿色产品供给明显增加。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加快推行,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农产品占比明显提升,农业生态服务功能大幅提高。
——减排固碳能力明显增强。主要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大幅降低,农业减排固碳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断增强,农业用能效率有效提升。
到 2035 年,农业绿色发展取得显著成效,农村生态环境根本好转,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,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承载力基本匹配,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农业发展格局基本建立,美丽宜人、业兴人和的社会主义新乡村基本建成。
专栏 1 十四五“农业绿色发展主要指标 |
|||||
类别 |
主要指标 |
2020年 |
2025年 |
指标属性 |
|
农业资源 |
全国耕地质量等级(等级) |
4.76* |
4.58 |
预期性 |
|
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|
0.56 |
0.57 |
预期性 |
|
|
产地环境 |
主要农作物化肥利用率 ( % ) |
40.2 |
43 |
预期性 |
|
主要农作物农药利用率 ( % ) |
40.6 |
43 |
预期性 |
|
|
秸杆综合利用率 ( % ) |
86 |
>86 |
预期性 |
|
|
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( % ) |
75.9 |
80 |
预期性 |
|
|
废旧农膜回收率 ( % ) |
80 |
85 |
预期性 |
|
|
农业生态 |
新增退化农田治理面积(万亩) |
—— |
1400 |
预期性 |
|
新增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面积(亿亩) |
—— |
1 |
约束性 |
|
|
绿色供给 |
绿色、有机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数最 (万个) |
5 |
6 |
预期性 |
|
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总体合格率 ( % ) |
97.8 |
98 |
预期性 |
|
第四章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提升产地环境保护水平
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、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,加快推行绿色生产方式,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,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,有效遏制农业面源污染。
笫一节 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
推进科学用药,开展农药使用安全风险评估,推广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新型农药,逐步淘汰高毒、高风险农药。构建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,建设一批智能化、 自动化田间监测网点,提高重大病虫疫情监测预警水平。推进化肥减量增效。技术集成驱动,以化肥减量增效为重点,集成推广科学施肥技术。在粮食主产区、园艺作物优势产区和设施蔬菜集中产区,推广机械施肥、种肥同播等措施,示范推广缓释肥、 水溶肥等新型肥料,改进施肥方式。有机肥替代推动,以果菜茶优势区为重点推动粪肥还田利用,减少化肥用量,增加优质绿色产品供给。引导地方加大投入,在更大范围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。新型经营主体带动,培育扶持一批专业化服务组织,开展肥料统配统施社会化服务。 鼓励农企合作推进测土配方施肥。
推进农药减量增效。推行统防统治,扶持一批病虫防治专业化服务组织,开展统防统治,带动群防群治,提高防治效果。推行绿色防控,在园艺作物重点区域。集成推广生物防治、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,引导创建绿色生产基地,培育绿色品牌,带动更大范围绿色防控技术推广。推广新型高效植保机械,支持创制推广喷杆喷雾机、植保无人机等先进的高效植保机械,提高农药利用率。
笫二节 促进畜禽粪污和秸秤资源化利用
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。健全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制度,严格落实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要求,完善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畜禽养殖污染监管制度,加快构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市场机制,促进种养结合,推动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可持续运行。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建设。建立畜禽粪污收集、处理、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,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,建设粪肥还田利用种养结合基地,培育发展畜禽粪污能源化利用产业。推进绿色种养循环,探索建立粪肥运输、使用激励机制,培育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组织,推行畜禽粪肥低成本、机械化、就地就近还田。减少养殖污染排放,“十四五” 期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养殖场氨排放总量削减5%推进水产健康养殖,减少养殖尾水排放。鼓励因地制宜制定地方水产养殖尾 水排放标准。
推进秸秤综合利用。促进秸杆肥料化,集成推广秸杆还田技术, 改造提升秸杆机械化还田装备。在东北平原、华北平原、长江中下游地区等粮食主产区,系统性推进秸杆粉碎还田。促进秸杆饲料化,鼓励养殖场和饲料企业利用秸杆发展优质饲料,将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后还田,实现过腹还田、变废为宝。促进秸杆燃料化,有序发展以秸 杆为原料的生物质能,因地制宜发展秸杆固化、生物炭等燃料化产业,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。推进粮食烘于、大棚保温等农用散煤清洁能 源替代,2025 年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基本完成。促进秸杆基料化 和原料化,发展食用菌生产等秸杆基料,引导开发人造板材、包装材料等秸杆原料产品,提升秸杆附加值。培育秸杆收储运服务主体,建设秸杆收储场(站、中心),构建秸杆收储和供应网络。建立健全秸秤资源台账,强化数据共享应用。严格禁烧管控,防止秸杆焚烧带来区域性大气污染。
第三节 加强白色污染治理
推进农膜回收利用。落实严格的农膜管理制度,加强农膜生产、 销售、使用、回收、再利用等环节管理。推广普及标准地膜,开展地 膜覆盖技术适宜性评估,因地制宜调减作物覆膜面积。强化市场监管, 禁止企业生产、采购、销售不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的地膜。积极探索推广环境友好生物可降解地膜。促进废旧地膜加工再利用,培育专业化农膜回收主体,发展废旧地膜机械化捡拾,建设农膜储存加工场点。 建立健全农膜回收利用机制,在西北地区支持一批用膜大县整县推进农膜回收,加强长江经济带农膜回收利用,健全回收网络体系。开展区域农膜回收补贴制度试点,探索建立地膜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。建立健全农田地膜残留监测点,开展常态化、制度化监测评估。
推进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。严格农药包装废弃物管理,按照“谁生产、经营,谁回收”的原则,建立农药生产者、经营者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责任。鼓励采取押金制、有偿回收等措施,引导农药使用者交回农药包装废弃物。以农资经销店为依托合理布局回收站点,完善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,推进农药包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。加强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活动环境污染防治的监管。合理处置肥料包装废弃物,对有再利用价值的肥料包装废弃物进行再利用,促进包装废弃物减量。无利用价值的纳入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集中处理。
专栏 3 农业产地环境保护治理工程 |
1. 化肥减量增敖。集成推广测土配方施肥、水肥一体化、化肥机械深施、增施有机肥等技术。在果莱茶重点产区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,重点推广堆肥还田、商品有机肥施用、沼渣沼液还田等技术模式。 2. 农药减量增敖。支持一批有条件的县,重点推进绿色防控,推广物理、生物等农药减量技术模式。培育一批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组织和专业合作社,开展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。 3. 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。支持畜牧养殖大县、粮食和蔬莱主产区等重点区域,整县开展粪肥就地消纳、就近还田补奖试点,构建粪肥还田组织运行模式。 4. 水产健康养殖。新创建一批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,集成推广循环水养殖、稻渔综合种养、大水面生态渔业等健康养殖模式。 5. 秸杆综合利用。支持一批秸秤大县,全域推进秸杆综合利用,支 持探索秸杆利用与地力提升补贴政策相挂钩机制。 6. 农膜回收处理。以西北地区为重点,支持一批用膜大县推进农膜回收处理,探索农膜回收利用有效机制。 7. 重点流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程。以长江经济带、黄河流域为重 点,建设一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点县,因地制宜实施农田面源污染 防治、畜禽养殖污染治理、水产养殖环境治理、作物秸秤综合利用、 地膜回收利用等工程。 8.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监督指导试点。以长江经济带、黄河流域为重点,在农业面源污染突出地区,建立地表水环境监测体系。开展农业面源污染调查监测和污染复核评估,强化监管、综合执法及考核结果运用,探索开展化肥农药使用总量控制。 |
第五章 加强农业生态保护修复提升生态涵养功能
树立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,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、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,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,增强生态系统循环能力,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价值。
第一节 治理修复耕地生态
健全耕地轮作休耕制度。推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,集成推广绿色生产、综合治理技术模式。坚持轮作为主、休耕为辅,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前提下,调整优化耕地轮作休耕规模和范围,在东北地区、黄淮海和长江流域等开展轮作,在地下水超采区、生态严重退化区等开展休耕,促进耕地休养生息和可持续发展。
实施污染耕地治理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,优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,摸清底数,建立台账,长期监测。实施耕地土壤环境质量分类管理,建立完善优先保护类、安全利用类和严格管控类耕地管理清单。分类分区开展污染耕地治理,对轻中度污染耕地采取农艺措施治理修复,加大安全利用技术推广力度;对重度污染耕地实行严格管控,开展种植结构调整、耕地休耕试点。在土壤污染面积较大的 100 个县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示范。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,到 2025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%左右。
第二节 保护修复农业生态系统
建设田园生态系统。建设农田生态廊道,营造复合型、生态型农田林网,恢复田间生物群落和生态链,增加农田生物多样性。发挥稻田生态涵养功能,稳定水稻种植面积,在大城市周边建设一批稻田人工湿地,推广稻渔生态种养模式。优化乡村功能,合理布局种植、养殖、居住等,推进河湖水系连通和生态修复,增加湿地、堰塘等生态水量,增强田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。
保护修复森林草原生态。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,持续加强林 草生态系统修复,增加林草资源总量,提高林草资源质量,加强农田 防护林保护。修复重要生态系统,宜乔则乔、宜灌则灌、宜草则草, 因地制宜、规范有序推进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区、黄河重点生态区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。坚持基本草原保护制度,完善 草原家庭承包责任制度,加快建立全民所有草原资源有偿使用和所有权委托代理制度。对严重退化、沙化、盐碱化的草原和生态脆弱区的草原实行禁牧,对禁牧区以外的草原实行季节性休牧,因地制宜开展划区轮牧,促进草畜平衡。
开发农业生态价值。落实 2030 年前力争实现碳达峰的要求,推动农业固碳减排,强化森林、草原、农田、土壤固碳功能,研发种养业生产过程温室气体减排技术,开发工厂化农业、农渔机械、屠宰加工及储存运输节能设备,创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、能源化利用技术体系,开展减排固碳能源替代示范,提升农业生产适应气候变化能力。 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,挖掘自然风貌、人文环境、乡土文化等价值,开发休闲观光、农事体验、生态康养等多种功能。实施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示范工程,发掘农业文化遗产价值,保护传统村落、传统民居。
第三节 加强重点流域生态保护
推动长江经济带农业生态修复。实施长江“十年禁渔",推进沿江渔政执法能力建设,加强执法监督和市场监管,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整治。巩固退捕渔民安置保障成果,全面落实好退捕渔民社会保障政策,提高转产就业的稳定性。启动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,开展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、人工迁地繁育和增殖放流,实施中华鲜、长 江鲜、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计划,推动长江水生生物恢 复性增长。健全长江水生生物资源与栖息地监测网络,建立实施长江水生生物完整性评价指标体系,科学评估长江禁渔效果。持续开展长 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防治,减少农业污染物排放,有效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突出问题。
加强黄河流域农业生态保护。将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,严格落实以水定地要求,统筹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。推进农业深度节水控水,因水施种,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,发展节水农业、旱作农业。加强上游重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力度,通过禁牧休牧、划区轮牧以及发展生态、休闲、观光牧业等手段,引导农牧民调整生产生活方式。创新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模式,积极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、旱作梯田、淤地坝建设。加强下游滩区生态综合整治,构建滩河林田草综合生态空间。以引黄灌区为重点开展盐碱化耕地改造,加强汾渭平原、河套灌区等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治理。落实黄河禁渔期制 度,持续开展水生生物增殖放流,修复黄河水生生态系统。